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翔山文峰塔

    信息发布者:薛会儿
    2018-04-20 14:12:17   转载

    翔山文峰塔

    如一匹骏马朝西一路狂奔,身后带起太行五百里茫茫苍苍的余脉,在翼城县域的中部被猛地勒住马头,一声嘶鸣,昂首挺立起来,聚成了一道山。山体如一只大鹏尽舒长翼腾空欲飞,那雄姿,那灵动,令人震撼之余,崇敬有加,顶礼膜拜。



    这山,叫翔山,古时也称翔翱山,一听就是一座会飞的山,动感十足。我不知道这山取名于何时,更不知道是古代哪位贤人方士给取的名字,但我知道,他和晋国有关,和翼城县的来历有关。


    商朝中晚期,这里的一片土地叫做唐,是一个颇有名望的部落方国。《史记》载:“尧十五封唐”。就是在这个地方。西周初,“唐有乱,周公剪灭之”。说的是唐国的贵族参与了殷商没落遗族的叛乱,被周公平定,之后,周成王便封其弟虞于此地,史称唐叔虞。叔虞儿子燮父改唐为晋。晋侯曾在翔山脚下的故城村一带建都牧国。都城建好后,叫什么名字呢?晋侯捋着山羊胡子,仰望东边的翔山,看到山形如鹏展翅,便说,就叫翼吧。从此这一带便叫“翼”或“翼地”,这在前秦文献中常可看到。至隋朝开皇十八年,朝廷在这里设立县制,干脆以“翼城”为名。



    如果说,浍水是翼城柔情缠绵的母亲河,那么翔山则是翼城磐石堆垒的父山。千百年来,“翔山”“浍水”成为翼城人文生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。


    由是,翔山便成为翼城人民心中的圣山。


    年少时,我常在城西家乡的旷野上眺望翔山,看到山顶如神一样盘踞的文峰塔,心中不免生出高远静穆之感。直到15年前,我第一次走进这方领地,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。山上曾建有寺院、千佛窟塔、观景楼等建筑,随着岁月的剥蚀和人为的毁损,这些古建大多已经堙没,只留下主峰上的文峰塔像一位恪尽职守的哨兵,虽满身疮痍仍孤傲地挺立着。


    主峰几乎没有平地,完全被文峰塔占据了。塔基为石砌八边形,边长2.2米,高2.5米。砖砌塔身为圆形五层,各层砖砌叠涩出檐,圆形攒尖顶,塔刹不知何时已不复存在,整个塔身通高约20米,中间用土抷充实。塔身一层被撕裂了一个口子,里面被掏空,上面又有两处破洞。当地人说,1945年,日寇为阻止东山抗日游击队的活动,将此塔作炮楼使用,后在退却时,又用钢炮击打塔身,留下了累累伤痕,也留下了日寇侵略翼城的一桩罪证。而该塔以其不屈的精神傲然挺立,撑起了翼城人民坚强的脊梁。


    我近前端详着、抚摸着塔身,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为的戏弄。而文峰塔如一位阅尽人间沧桑的老人,淡然地俯视着大地,以不变的雄姿矗立于山巅,泰然处之,任凭风吹雨打。


    现存的文峰塔重建于清顺治十四年(1657),那是大清王朝入住中原不久、江山未稳之际。此时,翔山之上原有的文峰塔已经倾覆不堪,惨象难睹。时任翼城县衙不惜靡费人工财力,鼎力重建文峰塔。建好后,县衙邀请各路士绅贤达一同为其揭幕庆贺。在清廷任都御史的翼城籍人士上官粒,特作《翔山文峰塔记》,开首便说:“翼陶唐之畿辅也。山川形胜,甲于三晋。而奇峰捧日,望之苍然森秀者,其翔皋乎?山似翔,称邑以‘翼’者,盖有取‘风翔千仞’之义焉。”结尾又说,“今复建峰于其上,有似乎君子之垂绅正笏,而加之以贤冠黻冕,煌煌礼乐之度,于以登清庙而佐名堂,庶几万邦之具瞻与?”寄托了对本邑仕人的殷切期望。自此以降三百余年,翔山文峰塔庇佑着翼城这方热土人杰地灵、俊才代出。


    一地之要,唯有人才。文峰塔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,大约兴起于隋唐时期。古人为使当地文风畅通、文脉顺达,多出人才,根据风水理论和儒、释、道三家相互融通的思想而建文峰塔,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双重意义。


    翔山晚照,是翼城古八景之一,也是现今翼城一道难得的风景。今年清明节前后,翔山所在的南梁镇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翔滦庙会,当地政府借此机会对翔山文峰塔进行了修缮并饰以灯具,重装出镜。仰望灯塔,那熠熠闪耀的光辉正点亮着翼城人民振兴崛起的精魂!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